
以上圖片摘自官網
建議你可以打開這個影音檔,一面聽音樂一面看我的網誌,也許你更能感受到我的感動
到國家音樂廳欣賞節目雖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,不過,不論是德國,美國,維也納等樂團確總是我的主要選擇,英國的樂團確似乎還沒有親身體驗過,這一次的機會正好,可以看到英國在古典樂團上精心耕耘的卓越表現.
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創於西元1946年,該樂團於1966年由英國女皇為樂團冠上皇家的頭銜,也讓皇家愛樂成為英國古典樂團代表之一,而這個樂團也被暱稱為"皇家一族"(The Royal Family).
這次演出上半場內容共有二部分,一為美國作曲家科普蘭的作品"阿帕拉契之春",其二為大名鼎鼎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(也就是我上面掛的音樂),下半場為另一經典名曲,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.
此圖片摘自官網
阿帕拉契之春是科普蘭於1944年所創,科普蘭以擅於創作屬於美國人自有風格的曲子著稱,所以在這首曲中,你彷彿在腦中浮現Gone with the wind(亂世佳人)電影的感覺,好似美國移民在西部荒野漫漫,清晨朝陽初升,陽光金色耀眼,撒在大地讓萬物甦醒,遠處馬車馬鳴嘶吼,曲中充滿美國特有鄉村樂,爵士樂及民謠風格,標準的美式浪漫曲風,讓人神往.
上半場第二段,是我期待好久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,此協奏曲共有三個樂章,我掛於網誌內的即為其第一樂章,你聽了嗎?好聽嗎?
既然名之為鋼琴協奏曲,鋼琴就是最重要的主角,鋼琴不愧是樂器之王,柴可夫斯基這首曲子充滿了北國大地蕭瑟寂寥又深沉的大派氣勢,本懷疑著,鋼琴與整個管弦樂團的搭配,是否能夠震懾住整個樂團,是否能完整表現出柴可夫斯基那渾然天成的磅礡氣勢,答案在音符自鋼琴獨奏家--瑟吉.薩洛夫的手指一落在黑白鍵上,就有了答案,這位出生於烏克蘭的年輕鋼琴獨奏家,完美的技巧及豐沛的感情詮釋,為這首鋼琴協奏曲做了令人泫然欲泣的表現(说真的,我真的聽到要掉眼淚了,猛深呼吸~).
整個協奏曲時而如江濤奔流,時而如清泉小溪,時而低沉,時而悠揚,此一小節的緩慢抒情,也許只為了舖陳下一段落的狂風驟雨,全場的屏息聆聽,只為了能在曲終時以最熱烈的掌聲及嘶喊Bravo,當作回報.
短暫的中場休息後,下半場上演,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,馬勒在波希米亞出生,其一生充滿了許多矛盾與掙扎,造就他譜出了許多非常絕美的交響樂曲,其中的第一號交響曲共分為四章,有些充滿激昂與對人生的對立情緒,有些沉緩持重,充滿對人生的無奈與埋怨,其中有一章頗有意思,是講著對人生最終必得面對死亡的那種無法揮之而去的灰色情緒,而你能想像嗎?其中一段西方的送葬曲,在此章反覆出現,而旋律竟是我們從小到大哼唱的兒歌"兩隻老虎",但在此章中,此旋律竟如此沉重緩慢,好似拖著千斤步伐在小巷跺步蹣跚,晚年遲暮的老人,眼前的暗巷好似永無盡頭,而他只能毫無選擇的走下去.
終場,可想而知,全場近乎瘋狂的以不停歇的掌聲及Bravo叫好聲持續了十幾分鐘,在指揮重新登台4次後(這中間掌聲不間斷了十幾分鐘),指揮以英文說著大意是:感謝大家的熱情,為了讓大家如此高昂的情緒得以平靜,現在以一首非常平靜緩和的曲子回報~~隨即是很小片斷的安可曲,不過才疏學淺的我對這首只有片斷的安可曲並沒印象,我功課做的不夠啊~~
聽後批唉思:
1.阿柴伯真的不是平凡人,寫出這款音樂是怎樣?他的腦子肯定長的不一樣,能寫出如此高難度技巧又如此氣勢澎湃的天籟之音,這些音樂家真的都不是人.....真的很神!!希望在我有生之年,能夠欣賞到他的另幾個鉅作,一是1812序曲,一是悲愴,十幾年前我曾進國家劇院觀賞俄羅斯芭蕾舞團的"天鵝湖",不論舞蹈及音樂,至今仍念念不忘.
2.有好幾個月沒進國家音樂廳,兩廳院翻修了超級久,到現在還沒翻完,這次進音樂廳發現舞台的外緣及兩旁的牆壁木板更新了,原來的原木色木板,換成暗紫檀木色調,我覺得不錯,對觀眾而言,長時間盯著舞台看,兩旁的木質深色點,眼睛看久了比較不會累,也與舞台的燈光較有深淺對比,聚光效果更好.
3.我聽音樂會很少注意坐我旁邊的人,這次因為旁邊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,讓我注意到他,我相信他應該比我更是看兩廳院節目的資深觀眾,看節目的傢俬真不賴,節目表演中,觀眾席是很暗的,他就拿出一個很聚光又很小的如手電筒玩意(但很小可以握在手掌中),一按,那個很亮很聚光的玩意,就可以照亮節目單,就可以看著節目單上的曲目文字解釋,耳中聽著樂團演奏,這玩意超棒!
還有,他有另一傢俬,是望遠鏡,我們在三樓第4排,但其實是位在二樓上第一排(所謂的二樓是一樓的較後面),所以我們位子比較遠(這樣的位子還花我2400元,但相信我這真的超值得,感動回憶無價~),所以當他一拿出望遠鏡看著舞台上每個演奏者的動作及表情時,我真想問他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,決定了,我要去音樂器材行找這兩樣玩意,下次我也要這樣玩音樂會!
4.烏克蘭籍鋼琴獨奏家--瑟吉.薩洛夫,身高190公分,怎麼有這麼帥的年輕鋼琴家啊,烏黑的微捲頭髮,淨白的臉,一付活脫美國最新版超人男星長相,又帥又充滿文藝氣息,最重要的是彈功超好,因為人高手也大,手掌全張開可以到十一度音(我家筋肉人到現在拉到八度音都很ㄍ一ㄥ),只見他的手在鋼琴上飛,超快超飛,可每個音符交待的清清楚楚,抑揚頓挫如行雲流水,當他一曲彈畢起身,然後面對舞台90度大鞠躬,真想站起來給他飛吻,唉~~~雖然我知道很多人是理察.克萊德門的粉絲,但我還是要說,薩落夫氣質絕對贏他的啦,彈琴技巧也是~~~
回家路上,口中一直哼著阿柴伯的那首第一號交響曲,晚安,阿柴伯!